中共二十大将如何博亚app标注历史新坐标?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1-11 05:37

  (中共二十大·前瞻)中共二十大将如何标注历史新坐标?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中共二十大将如何标注历史新坐标?

  中新社记者 张量

  即将于16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大,被标注为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世界正热切注视,接下来的一周,中共二十大将如何刻画这一新的历史坐标。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

  这一历史坐标注定将承载着不同以往的历史之重: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一百年后将通过此次大会对历史方位作一次重要标注;中国也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一步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步伐;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来到十字路口的关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透过此次大会作出重大擘画。

  根据中共十九大的规划,将在近30年的时间分两步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上,这一愿景将得到更加清晰的工笔描绘、更为具体的科学界定。中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更鲜明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说明,“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最近撰文解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意义时说:中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4月9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在国家博物馆南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通过不同时期近150名摄影家的近180幅作品,生动记录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以影像的力量展示和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展览共分为攻坚与圆梦两个部分,包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内容。图为观众进入展厅参观展览。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资料图:2021年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在国家博物馆南厅正式开幕。图为观众进入展厅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世界仍然对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印象深刻:中共在建党百年之际,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性大会上制定的奋斗目标,就这样经过5年、10年,从政治文本的愿景描述中走出,被几乎全体中国人、数以亿万计的工程细节分解执行,落地实现,然后再汇集为下一个政治文本中精炼的成就性表述。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恰普克评论说,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对未来5年到10年有明确规划的国家,因此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如同“中国式减贫”给世界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光亮和积极影响,外界也在密切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将带给世界怎样的奇迹和启示。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